救世會期刊

2021-04-01
2021.04月號期刊:社福不是得來速
    
  
    去年底掀起輿論的「五寶爸事件」,自始至終一日一風向,雖然至今看似暫時平息,但同樣可用以檢討“社福資源是否遭濫用”的案例,仍處處可見。
   
    曉菁和大偉是一對未成年情侶,和社工聯繫上時,曉菁正在懷孕,他們想將這個孩子出養。在了解這對情侶的狀況後,社工發現他們都來自單親家庭,甚至是隔代單親,造成兩人相憐相惜,自外於整體社會。為了他們和胎兒的健康,社工為他們申請了產檢補助及生活零用金,並且一再叮嚀兩人趕快找工作,打好一起生活的基礎,還提醒曉菁要盡早接受安置待產,讓孩子安全地生下來。
 
    然而,領了幾次補助金後,小情侶開始捉迷藏;而當社工因為找不到人焦頭爛額時,又會忽然接到他倆請求補助的電話。於是,服務變成這樣的模式:每次領到補助就失蹤,社工只能等他們打電話來;約好安置的時間派人去接,又一再被放鴿子。類似的狀況屢次發生,連好脾氣的社工也不能接受。社工曾問他們,為什麼要躲呢?好好接受安置生下孩子,不好嗎?「可是我們兩個不能一起住進去啊,這樣我們寧願睡車站」,那種“講不聽”無奈,應該就是社工當時的心情。
 
    為了這對小情侶,社工使用了比服務其他個案兩倍以上的人力、心力和時間,站在服務提供者的立場,檢視社福資源是否遭到濫用,勢必先把同理心放一邊,因為始終有情況更緊急的個案在線等。
 
    民眾的善心不能被當做提款機,社福資源也不應被憑白浪費。如何將社會的潛在助力用在刀口上,仍是我們大家必須學習的課題。

 

閱讀本期其他文章





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