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世會期刊

2021-01-01
2021元月號期刊:攔截未來之憾

攔截未來之憾

    小婷和燕燕是一對姊妹,兩人都在特教學校接受國小教育。她們是養父母生命中最被珍視的寶貝,雖然兩人都被評估為認知及學習障礙,但由於養父母全心投入陪伴與啟發,小婷和燕燕逐漸能和世界溝通,這讓養父母歡喜不已。有這樣的成長環境,除了養父母接納孩子的全心全意,當然收養家庭充足的各方面資源也是原因之一;她們的原生家庭,狀況就坎坷得多。
    兩姊妹的生母患有智能障礙,除此之外,她們還有一名同樣是智能障礙的大哥。為了隨時看顧一家人,教育程度不高的父親只能從事資源回收,雖然收入微薄,但至少可以調配出照顧家人的時間。然而,即便生父母有意照顧三個孩子,但身心能量長期消耗著,尤其是生父,最終還是累出病來。

    生父母前來與社工面談,表達讓小婷、燕燕出養的意願,而社工在協助收出養的過程中,也看見這個家庭的難處不只在孩子太多、無力養育。和生母對話時,社工彷彿跟五歲兒童溝通,遣辭用句必須極簡、極短的一再重複,才能集中對方的注意力;生父也無奈的表示,十歲的大哥開始會不分場合的自己解開褲子,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因此惹來大麻煩。
    就在前幾天,高雄高屏溪畔發生一件獨力養家的男性,帶著癌末妻子和兩名身心障礙兒女自殺的憾事,當這則新聞披露在臉書上,許多網友開始指責政府單位和社福團體,然而事實上,政府和社工串聯介入而阻擋的悲劇不勝枚舉,只是曠日累時的過程很難引起注意,也不具新聞價值。舉例來說,經政府單位評估轉介而來的小婷和燕燕兩姊妹案例,其原生家庭的關懷輔導,至今已將近五年,並且還在進行中,社工除了協助生父請領各種補助,也在他們需要時提供救急金,並關懷在教養院生活的大哥、不定期提供生活物資。社工也邀請他們來辦公室觀看兩姊妹在收養家庭的影像紀錄,看到她們在影片中跳舞唱歌,生母會開心地拍手,生父也展露欣慰的笑容。
    不幸的是,有些高風險家庭不具備發聲的動力,他們求助的意圖早就淹沒在沒有未來的絕望中,讓「社會安全網」一詞,成為總是出現在傷痛之後的諷刺警語。我們期許的是,建構社會安全網不應只是口號,也不僅是政府單位和社福團體的事;它需要從政府到民間、從社區到鄰里的共織互補,而你我手上的一針一線,哪怕是一次關懷駐足、幾句聊天送暖,也能發揮防止破口擴大的功能,及時接住墜落的生命。

衛福部社會安全網計畫


閱讀本期其他文章





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