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讀托嬰中心的澄恩,語言表達不清,空間感不佳,會習慣性踮腳,情緒容易亢奮,靜不下來,我們為澄恩安排10堂學前啟蒙課程,協助家長連結醫療評估及療育資源,希望能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前,預做調適準備。
「媽媽看我」,澄恩最近常說這句話。
媽媽不只一次察覺,她跟先生講話時,澄恩會故意觸摸「禁止接近的東西」,在托嬰中心也是如此,當他覺得沒有被教保員關注,會把桌上的物品推到地上,甚至亂丟玩具。看似不恰當的行為,透露澄恩是個期望被看見與回應的孩子,「避免對他說不可以」,孩子需要的是引導,用口語表達自己的需求,「媽媽看我,我想一起講話」、「老師,我想吃餅乾」,都是他學習溝通的機會。
澄恩經診斷為語言發展遲緩,只會說詞彙,無法講出完整句子,發音也有些含糊不清,除了爸爸媽媽外,其他人往往難以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,也會因為別人不理解而生氣。由於澄恩目前尚未排到醫療院所的語言治療課程,在等待的期間,我們為孩子安排口說練習。澄恩喜歡讀繪本,不過很少發出聲音回應內容,啟蒙老師在讀的過程,不時模仿角色的聲音,引起他對話的興趣,不僅共讀時間漸漸拉長,媽媽也開心分享,澄恩在家會講故事給她跟爸爸聽。雖然有些字句不是講得很清楚,但孩子的努力,讓我們好感動。
每次來上啟蒙課,澄恩看到老師都會主動打招呼,在托嬰中心也喜歡跟其他小朋友玩,玩到太嗨時會大力抱住對方,對方若拒絕跑走,澄恩就會上前追逐。擁抱及追逐,可能是澄恩表達喜歡你或認知為玩的表現,我們透過玩偶扮演遊戲,帶他練習如何與他人互動或玩遊戲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,他慢慢開始理解人際相處的界線,過度熱情的行為已經減少出現。
澄恩將要就讀幼兒園,媽媽擔心他可能無法適應課堂規範,因為托嬰中心教保員反映,澄恩有一些踮腳、喜歡衝撞、坐不住、自行離座的情況,進而影響到其他人。
針對肢體高張及活動量大的現象,啟蒙老師每堂課都會規劃體能挑戰遊戲、感覺統合活動,提供觸覺刺激,加強肌力訓練,並建議家長每週間都能安排體能課、戶外活動或動態遊戲,有助於孩子的體力釋放。由於澄恩尚未完全理解規範的意思,我們使用時鐘圖卡、計時器,設計「老師說」、獎勵誘因等遊戲,進行等待及聽指令的練習,為澄恩建立遵守常規的概念。前不久,媽媽收到教保員的回饋,澄恩近期比較可以引導回座位,在做出衝動行為後,會自我提醒或觀察其他幼兒的反應而稍有克制,整體表現進步不少。
雖然澄恩的成長路上有些挑戰,但在愛與鼓勵之下,他的每一次嘗試,每一點進步,都是邁向自信與穩定的里程碑,而孩子每一個小小的改變,我們看見了,自我成長的力量。
❤︎--------------------
本會針對弱勢家庭提供免費學前啟蒙及聽能復健課程,協助疑似發展遲緩、發展遲緩之幼兒,透過專業人員教學促進身心發展,強化主要照顧者互動概念與技巧。有任何相關問題及需求,請洽詢:
中和服務總處:02-27290265分機127,陳社工。
三峽服務據點:02-2671-0076分機12,唐組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