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救世會的寄養社工接觸到兩位特別喜歡擁抱與搔癢的小男孩,一位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,今年二月才進入寄養家庭,另一位就讀小學三年級,從一歲起便由寄養家庭照顧。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對擁抱的需求強烈,有時甚至緊抱不放。
有人會對撒嬌的孩子這麼說:「都幾歲了,還要抱抱。」孩子渴望被抱抱,其實跟年齡沒有絕對關係。人有被關愛的需求,又或源自過去安全感的匱乏,所以孩子討抱時,我們盡可能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。像這位幼兒園的孩子,不論是寄養社工,還是寄養媽媽,都會多多擁抱他,回應他的撒嬌。社工去家庭探訪時,也會透過遊戲的方式互動,若孩子完成任務或贏得比賽,就會依事先約定好的「搔癢獎勵」,讓孩子開心,也藉機教導他保護自己私密部位的重要性。
除了滿足情感需求,我們也會評估孩子在感覺統合上的需要,特別是在本體覺或觸覺刺激不足的情況下,孩子可能透過擁抱、依偎、觸碰等方式來安定自身感覺,因此,我們會安排刺激相關感官發展的活動,例如,推牆、爬行、搬提重物、搓揉黏土、玩觸感箱、擠水遊戲,甚至用毛刷做「輕輕刷」的觸覺遊戲。這些替代性的活動,能幫助孩子轉移對「抱抱」的依賴,如同那位就讀小三的孩子,自從喜歡上模仿「十六蹲」和「魷魚遊戲」的律動後,他對肢體接觸的需求明顯減少。
我們也從小開始教導孩子學習身體界線:擁抱需要雙方同意,任何人都可以說「我不想被擁抱」,同時讓孩子知道,若想尋求安慰、陪伴或擁抱,是可以開口說出來的。隨著年齡增長,我們也會鼓勵他們改用「拍拍肩膀」、「擊掌」、「輕輕摟抱一下」等方式來表達親密與支持。
寄養家庭在照顧孩子時,雖有原則,但更多的是依照孩子的獨特性做調整。尤其當我們不了解孩子原生家庭的照顧背景時,更需要時間與耐心,觀察孩子的反應、理解孩子的需求,建立一個讓孩子感到安全與被信任的教養方式。從社工的角度,非常敬佩那些溫柔且堅韌付出的寄養爸媽,他們用愛與包容,陪伴孩子走過生命中的轉折。
❤️..................
您也想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嗎?幫助失依兒少在被愛的環境下,得到成長所需要的照顧,服務專線:02-27517006,我們一起陪伴孩子走過重要的成長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