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前啟蒙服務是救世會既有的服務項目,針對0-6歲有早期療育需求的家庭,提供幼兒發展評估、個別需求分析、設計個別化教學計畫,由社工偕同教保老師到宅提供一對一教學課程,教導家長與孩子互動、訓練的親職技巧,並協助連結療育和教育資源。
救世會進一步將啟蒙服務帶進社區中
育有發展遲緩孩子的家庭,會面臨很多的壓力跟挑戰,像是來自外界的社會壓力,長期照顧的身心壓力,投入療育的經濟壓力,維繫家庭氛圍的挑戰,選擇未來教育環境的挑戰,這是一段孩子跟家庭其他成員一起成長的過程,救世會陪伴有早療需求的家庭,將服務帶進社區中,成立社區型服務據點,連結周邊相關的托育及教育資源,形成整合型的服務體系,提供更完善的支持系統,確保孩子能夠及早獲得療育。
社區型的服務據點,不僅讓發展遲緩孩子在成長過程就近得到協助,提升未來的社會適應力,同時分擔家長的照顧壓力,對於促進整個社會對兒童發展的關注與支持,也有相當的幫助。
救世會成立「社區型服務據點」的綜合性評估
․兒童發展篩檢量能的需求
新北市民政局的資料顯示,截至112年12月底止,0-6歲人口數為186,145人;新北市衛生局為增進0到6歲兒童的健康發展,結合醫療院所、幼兒園推動兒童發展篩檢,112年度總篩檢人數為131,816人(註1),篩檢覆蓋率大約70.8%(註2),仍有近三成的篩檢量能可提升。因此,救世會走入社區,提高近便性,提供兒童發展篩檢服務,期能及早發現,及早療育。
․早療服務量能的需求
依據衛福部112年公布的「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概況」,新北市0-6歲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數5,449人(註3)。另一項「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人數」統計顯示,至112年年底,新北市實際療育人數為4,197人(註4),早療服務涵蓋率達到77%(註5),尚有23%的服務量能不足;同一份資料裡也顯示,按服務類別,最多人選擇的是醫療院所,其次依序是時段療育(含定點療育)、日間療育及到宅療育。而救世會的社區型服務據點,正是以提供時段療育服務為發展目標,致力於為有需求的孩童及家庭提供適切的支持與資源。
․接住有潛在需求的對象
新北市112年全齡高風險家庭的通報量有11,749件,通報類別當中,親職照顧及親子教養的比例最高,經濟問題居次(註6),這是存在於社會角落的實際需求。對準需求,才能提供適切的資源,為了接住有潛在需求的對象,我們首先了解早療服務對象(0-6歲)及經濟弱勢的分佈情形,統計救世會總會(中和區)周邊的行政區(註7),6歲以下人口數及低收+中低收入人口數在該區的佔比,分析結果,以三峽、鶯歌、土城、樹林的比率較高(表一)。
育有發展遲緩孩子的經濟弱勢家庭,可能因為無法負擔早療費用或等不到療育資源,延誤了孩子的療育黃金期,因此救世會選定新北市三峽區,作為進入社區提供早期療育服務的起點,服務將橫跨土城區、樹林區及鶯歌區,服務據點預計在今年四月份啟用。
社區型早療,讓孩子與家庭更有希望!
孩子發展遲緩,不代表他的未來必定被限制,這只是一個提醒:孩子需要更多的幫助,家長也要相信,你所做的一切,對於孩子,都是最重要的愛與支持力量。救世會陪伴你們,一起努力,點亮孩子的未來。
-------------
(註1)資料來源:新北市衛生局〈112年公共衛生年報〉,p.14。
(註2)計算公式:(篩檢人數 ∕ 全市0-6歲人口數)×100%。
(註3)0-6歲通報數=5,739人(新北市通報數)-290人(6歲以上通報數)。
(註4)0-6歲早療人數=5,200人(新北市通報數)-1003人(6歲以上通報數)。
(註5)計算公式:(實際療育人數 ∕ 發展遲緩通報數)×100%。
(註6)資料來源:新北市社會局。
(註7)救世會服務對象以雙北市民居多,「在地性」是選擇服務據點的優先考量。
(註8)資料來源:新北市政府民政局,112年12月統計數字。
(註9)計算公式:(6歲以下人口 ∕ 該區總人口數)×100%。
(註10)資料來源:衛福部統計處,112年第四季統計資料。
(註11)計算公式:(低收+中低收人口數 ∕ 該區總人口數)×100%。